2025年11月06日
微信

警惕!虚荣心是魔鬼最爱的原罪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06日 08:59 |
播放

大约一年前,我去一个青年团契参加聚会。聚会结束后,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弟兄,他穿着一身名牌衣服,手上戴着一块看起来很贵的手表,正和几个朋友在教会门口聊天。从他说话的口吻中,可以听出他很以自己所穿戴的衣物和名表为傲。这位弟兄说:“我买东西都去专卖店,一般普通牌子的店我都不会进去。”

在与这位弟兄聊天的几个人中,我看到有人投来羡慕的眼光,也有人认为这样炫耀自己物质条件的姿态并不符合基督徒谦卑的生命。在回去的路上,我恰好遇到一位弟兄。他无意间跟我聊起了这位爱穿名牌的弟兄说:“你不知道,其实他把工资的一半多用来买名牌了,甚至还借钱去买呢!”有时候,我很难分辨这是出于一个人的爱好,还是出于一个人的虚荣。但我对虚荣的认识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当我们把安全感和价值感放在上帝之外的物品或自己的成就上,并以此为夸耀时,这便成为基督徒追求虚荣的表现。

其实,虚荣并不是一个小罪,而是魔鬼曾经犯罪的最大动力。牠曾说:“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甚至,魔鬼也以此作为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的诱饵,诱惑他们吃下禁果后,就可以“如神一样”。

而今天,魔鬼也仍然以同样的方式来引诱基督徒,让他们发现虚荣带给自己的“魅力”,并不惜以花费大量时间为代价,来追求似乎能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之乐。”

在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里,有一集讲到了基督徒和忠信。他们两个人走到了一个叫“浮华集市”的地方。魔鬼们知道基督徒去天路的路上必然会经过这个地方,所以就商量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终年不散的集市。集市上卖得都是虚荣、贪婪、自私、骄傲。当天路客走过去的时候,就会被这些东西吸引而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有的人直接停下来不走了,就住在这个浮华集市里面,享受虚荣带给他们的快乐。

在基督徒今天的生活中,这样的“浮华集市”其实也无处不在。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人们晒出的那些通往诗与远方的生活,那些华丽的服装、高档的餐厅、豪华的房屋。这些真的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吗?不,这只是他们想要展示给别人的虚荣。他们想要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成功,看到他们的幸福,却不知道这样的虚荣心,其实已经让他们迷失了自己。

虚荣心就像是一颗毒瘤,会慢慢地侵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远离上帝及上帝所赐的荣耀的盼望。当基督徒在不知不觉中受这个世界的影响而开始追求虚荣时,其实就是在追求一种“满足”的假象。这种假象会使我们暂时处在快乐之中,殊不知这种快乐在刹那间就会转瞬即逝,最后真正带给我们的却是属灵生命的枯干与荒凉,与上帝渐行渐远的关系。正如一位牧者曾讲到这类基督徒时表示,他们一般声称自己信主,但一边又在追求世界所带来的虚荣时。他们的特点是:圣灵的火在自己心里未曾燃烧,世界的火仍不能在心底里熄灭;对人若即若离、对主不冷不热、对世界欲拒还迎、在教会中勉强度日。

有一部电影对我认识虚荣这个触目惊心的罪有很大的帮助,叫做《魔鬼代言人》。电影主角凯文是一名年轻的律师,他希望在纽约的律师界快速地站稳脚跟,提升知名度。所以他就在法庭上颠倒黑白,赢得了官司后,他开始名声大噪。于是有一个人过来给他递了一张名片,邀请他加入他们的律所。他知道这个老板是谁,这个老板就是“魔鬼”。他的妻子和母亲反对这件事,但是他还是去了。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劝他说:“你如同羊进入狼群一般,所以你一定要警醒。”但是他还是不听。他拼命地工作,在业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老板给他的奖金也越来越多,也会带他去一些充满试探的场所。故事的最后是,他在强烈的虚荣心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魔鬼代言人》的结尾有一句台词,是撑起整部电影的主题,就是魔鬼在引诱凯文得手后所说的话:“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知道魔鬼在千方百计地利用虚荣来引诱我们离开上帝的荣光,进入私欲的陷阱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警醒,并认识到虚荣心的危害。有一次,司布真牧师讲道之后,一位姊妹跑来对司布真说:“牧师,你讲得太好了,你真的讲得太好了!”司布真事后回忆说:“一开始,我实在抵挡不了这样的声音。当别人跟我这样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飘在空中。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传道人!可是当我陷入骄傲之后,我的内心一度陷入到低谷中。我远离了主,迷失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当再有人来对他说“牧师,你讲得太好了”的时候,司布真就对她说:“姊妹,你来晚了。这句话刚才魔鬼已经在我耳边说过100遍了。”

的确,胜过自己的虚荣对基督徒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让我们对得胜这个罪怀有盼望的是,主耶稣会赐下更大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正如属灵伟人宋尚节靠着恩典胜过虚荣的经历,可以成为激励我们的好榜样。宋尚杰在1920年代出生在福建莆田,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当时他上的是一所教会学校。初中毕业后,他被一位宣教士介绍到美国深造。在美国,他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非常聪明地申请了硕士和博士项目。硕士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随后他又攻读博士,最后在不到30岁的时候,宋尚杰已经成为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化学博士。当时中国人识字的都很少,宋尚杰已经成为了一位美国的化学博士,他一度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然而,后来上帝的呼召临到了他。他经历了极度的挣扎,最终决定回到教会服事,回到福建莆田的一个农村中去服事。他心里有一个挣扎:我是美国的博士,我要去服事农村的老头老太太,我实在不甘心,这该怎么办呢?最后,宋尚杰决定以上帝的呼召为重,他要在基督里与自己的虚荣心争战。为此,他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在回程的海上,他做了一个祷告,然后把他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毕业证、博士的文凭都丢在了海里。他用这种方式来告诉自己,若是离开主的呼召,这些不过是没有价值的粪土。

宋尚杰回到家乡后,拼命地服事。有人把他称为“两头燃烧的蜡烛”,一头为主烧,一头为教会烧。后来他加入了伯特利布道团,在全国布道,甚至赵中辉牧师、唐崇荣牧师都是在宋尚杰的布道会上信主的。这位年轻的传道人44岁就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他的生命经历了彻底的转变,完全以耶稣基督为自己生命中的至宝。

虚荣,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一种试探,而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恩典却可以成为我们胜过虚荣的法宝。而这恩典就是我们如今已经在基督里得着了永恒不朽的生命、冠冕和荣耀。为此,我们就当感恩,以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祂。因为我们的主乃是烈火,当祂显现的时候,要拿着手里的簸箕,把麦子收在仓里,用不灭的火把糠秕都烧尽了!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JulianShen via Pixabay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