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微信

钩沉|在湘医病救人的传教士:符克德

作者: 蒙允转载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5年11月03日 09:09 |
播放

小引:位于益阳市康富北路118号的中心医院,地处湖南省中北部,洞庭湖南岸,建院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距今已有119年的悠久历史,是湖南为数不多的百年名院,期间任职院长的人士有传教士及华人,今天与大家分享第二任院长。

1879年11月13日,符克德(Volrath Vogt )出生于挪威东南部东福尔郡的莫斯,父亲是一个船主名叫约根·赫尔曼·沃格特,母亲叫艾格尼丝·娜塔莉·史密斯。其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分别是瓦尔堡·吉尔梅登·巴格,安妮特·沃格特、约尔根·赫尔曼·沃格特、莱昂和埃里昂。

1895年8月,符克德进入克里斯蒂安尼亚大教堂学校(现为奥斯陆大教堂学校)学习。1898年,他参加了文科考试,成绩非常优秀。之后,他学习医学,并于190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根据资料记载,他同时还拥有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ddw5pxxr2dapawi9qg.jpg
符克德

1906年,27岁的符克德以挪威医疗传教士的身份抵达中国,在当年11月14日由约根·埃德文·倪尔生创建的益阳桃花仑信义医院工作,新建的医院是益阳历史上第一家西医。简陋的医院仅有一间门诊室和六十张病床。起初,没有电灯及自来水管道,饮用水全靠工人搬运到医院里来,尽管如此,新建的医院对当地患者来说,成效明显。

ddw5rsttgjlofnsspr.jpg
1906年落成的医院

1909年10月2日,30岁的符克德与安娜·乌赫曼在湖南益阳结婚,安娜本身也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学博士和传教士。他们是在中国相遇。安娜和他在医院并肩工作。他们育有子女,但关于他们家庭的细节在现有资料中寥寥无几。

ddw5t9tv72ccjuoqdn.jpg
安娜·乌赫曼

1918年,倪尔生被任命为挪威信义会秘书长,一家人奉命离开这个他为之燃烧了自己生命的国家和事业,回到了挪威的斯塔万格,符克德成为继任的院长。

ddw5uc3zx30jbvwvsu.jpg
倪尔生一家在益阳最后的合影

1931年,信义医院成立25周年时,符克德为纪念医院成立25周年出版了《在中国的病人中:挪威教会在华医疗工作25年记述》,书中记载其在益阳工作期间经历了政治动荡、培训当地大量的医生和护士面对传染病所作的付出。

ddw5v365v2bcz3ke15.jpg
院长住所外部

1938年10月‌,冯玉祥将军在湖南检阅部队期间,日军飞机首次轰炸益阳城区,造成一定破坏。12月‌,日军飞机再次轰炸益阳,投掷炸弹导致城区多处建筑损毁,符克德为避免信义医院、信义学校等建筑遭受日军轰炸,制作了一面很大挪威国旗警示日军飞机,在益阳遭受轰炸的时期,这面挪威国旗在一定程度上庇护了益阳本地平民。

ddw5vwa55inomwpgnz.jpg
挪威国旗前留影

1944年12月,符克德和家人在二战期间被侵略益阳的日军驱逐回国,结束了他在中国将近40年的工作,医院由湘雅医专毕业的谢葆灵博士临危受命,成为信义医院首任华人院长。

ddw5wirbcyk0trsvou.jpg
谢葆灵与医院挪威医生

1944年,符克德回到挪威后,继续从事宣教工作和写作。他把自己的经历记录在几本书中,深入介绍了作为中国传教士医生的日常生活。著作有《笑与泪的中国:一位医疗传教士的讲述》(1948年,自传)、《战争时期的志愿者》(1939年,战争时期的记录),这些书融合了个人记事、医疗案例以及对中华文化和宣教的反思。

ddw5y1xwcwbsc53ppj.jpg
《战争时期的志愿者》

1971年1月12日,符克德在挪威奥斯陆安息主怀,享年92岁,同年1月19日下葬于韦斯特雷格拉夫伦德墓园。

ddw5z9uteao6f8fgtm.jpg
符克德(左二)在华期间

2025年4月4日,符克德的后人英格·约安娜和她的家人们,在前挪威大使馆文化参赞梅园梅、何凤山博士的女儿何曼礼及家人的陪同下在益阳中心医院寻访了前辈的足迹。

ddw60d4weqgjdibs4n.jpg
寻访合影

文章蒙允转载自公众号:寻找传教士的足迹

co1kl8ak9455ba97nf.jpg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