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微信

提前写讲章不属灵吗?

作者: 絮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0月20日 11:07 |
播放

有一个姐妹同工和我谈起她遇到的一件事,是她们教会的一位老同工所分享的。这位老同工跟信徒说自己从来不预备讲章,也从来不写讲章。有一次他自己动手写讲章,结果讲道的时候看讲章看错行讲错了,他就觉得很丢人。至此,他更加笃定一件事——不能写讲章,一定要仰望圣灵的带领,圣灵带领我们讲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不要自己多预备。

姐妹同工就问我:“这样的观点正确吗?我们提前预备讲章不属灵吗?这就代表了否认上帝的带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将人的预备和圣灵的带领相对立,将两者放在一个冲突的对立面。但这两者真的是对立的吗?

事实上,人的预备与圣灵的带领并非互斥的关系。预备讲章并不意味着否定圣灵的工作,反而可以视为对讲道负责的认真态度。通过系统性的准备,讲道者能更清晰地传递上帝的话语,而圣灵则是在此基础上赋予讲道人力量与洞察力,使信息真正触动人心。关键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让预备成为圣灵运作的载体,而非僵化的脚本。

提前预备讲章并非不仰望主

有人认为,提前预备讲章是用自己的能力去预备,是对圣灵的否认。这种看法其实陷入了极端理解的误区。人的能力与圣灵的引导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前预备讲章并非单纯依赖人的智慧,而是通过认真研读圣经、结合信仰经验进行的系统性整理。这种预备本身可以视为对圣灵工作的尊重——通过充分的准备,讲道者能更准确地传达上帝的心意,而圣灵则在此过程中赋予灵感与启示,使讲道既符合真理又充满生命力。真正的危险不在于预备本身,而在于将预备变成机械式的重复或个人的炫耀。

当人自己去准备时,可以是在圣灵的带领下进行的,而非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比如说,当我知晓我下个星期要讲道的时候,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甚至更久)就要祷告仰望主,一方面求主赐感动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求主赐下各样的看见和资料,让我在研读圣经的时候更有亮光,在传讲的时候更有上帝的带领,这也并没有什么矛盾。

提前预备讲章是我们对圣工的负责

提前预备讲章表明的是我们的态度,是对圣工尽职尽责。就像主耶稣说的,有哪一个在跟随主的时候不提前计算好代价?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道理是共通的。有哪一个人在事奉之前不先准备呢?有哪一个人在讲道之前不先预备呢?难道真的要等到站在讲台上,才临时拼凑话语吗?显然,这样的事奉缺乏诚意与敬畏。提前预备讲章,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对上帝托付的珍视。它要求我们以严谨的态度深入研读圣经,结合信徒的实际需要,精心准备每一句话,确保所传讲的道既合乎真理,又能触动人心。这样的预备,才是对圣工真正的负责。

当然,在这里要提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提前预备的时候,这并不代表我们讲道的时候就要完全照本宣科。预备是我们的态度,但到了真正传讲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和总结。因为预备是提前的,但有时候会突发一些事情,比如天灾人祸,又或者教会有其他的变动等,这些都可以影响到我们原本预备的内容。所以,在讲道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灵活与敏锐,根据现场的情况和信徒的反应,适时地调整传讲的重点和方式。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所传讲的道不仅合乎真理,更能贴近信徒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的讲道,才是真正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有些人认为不需要提前预备,其实担心的是过于照本宣科、一成不变,但我们不要将这两者混淆。提前预备讲章并不意味着死板地遵循既定内容,而是为了在传讲时能够更加流畅、准确地传达真理。我们担心的照本宣科,是指不顾现场情况、信徒反应,机械地复述讲章,这与负责任的预备有着本质区别。负责任的预备是在深入理解圣经、把握信徒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弹性和适应性的准备,它允许在讲道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

不仅如此,当我们提前预备的时候,讲道的内容是十分充分的,逻辑性自然也是很强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哪怕同样预备一篇讲章,准备3天和准备一个星期,传讲的内容会非常不一样。

准备时间越充裕,对讲章内容的打磨就越精细,逻辑也会更加缜密。在传讲时,就能更清晰地阐述真理,让信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充分的预备还能让我们在面对信徒的各种疑问和困惑时,更加从容地解答,进一步增强讲道的效果。所以,提前预备讲章,是我们对圣工高度负责的一种体现。请牢记一句话,我们提前准备的可以不全讲,但这并不是我们不提前预备的理由。难道提前预备得越多,就表明我们越不仰望主吗?这是没有道理的。

要对每一项圣工负责,比如传道的事工。要在讲道预备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敷衍了事。从讲道内容的选取,到逻辑结构的搭建,再到语言表达的雕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磨。只有以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讲道预备,才能确保传讲的内容准确无误、生动有力,真正起到引导信徒、传扬真理的作用。这样的预备,才是对圣工负责的具体表现。只不过在我们预备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仰望主,祈求主的带领,时刻保持与主的沟通,但不是依赖到放弃自身努力的程度,而是在主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严谨的态度完成讲道预备,这才是真正对圣工负责。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