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微信

谁是好王瓦茨拉夫?

作者: 译者: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3日 09:22 |
播放

每年圣诞节,圣诞颂歌歌手都会演唱曲目《好王瓦茨拉夫》(Good King Wenceslas)。但这位是何人呢?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颂歌《好王瓦茨拉夫》

根据歌词“好王瓦茨拉夫眺望着圣斯德望日”,这位国王及其侍从冒着风雪去施舍一位穷苦农民。在路途中,侍从打算因为寒冷天气放弃内心挣扎,但国王在深深积雪中留下的脚印令人得以继续前进。这首颂歌发表于1853年,曲调和歌词都极有感染力,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鲜有人知道歌曲背后的故事。

歌曲作者

这首歌曲由英国圣公会牧师约翰·梅森·尼尔(Rev. John Mason Neale,1818-1866)创作。他的这个名字源自清教徒神职人员约翰·梅森(John Mason,1645-94),表示是后者的后裔。但是,他本人并不是清教徒,而是更偏爱圣公会-天主教传统,他对古老的天主教及东正教传统很有兴趣。他也热爱诗歌。在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作学生的时候,他多次因为宗教诗歌获得过西顿奖(Seatonian Prize)。1842年,他受按立作牧师。他在一生当中的最后二十年担任着萨克维尔学院(Sackville College)舍监,该学院位于英格兰南部西萨塞克斯郡的东格林斯特德,是为穷苦退休人士提供的救济院。他将很多赞美诗和礼仪从拉丁文希腊文翻译为英文。他有两首翻译歌曲到今天依然在圣诞节期间广受欢迎,其一为译自拉丁文的降临节赞美诗《以马内利恳求降临》("O come, O come, Emmanuel),其二就是这首《好王瓦茨拉夫》。

谁是好王瓦茨拉夫?

对于英语使用者而言,“Wenceslas”这个名字听起来既洋气又不寻常。这个歌曲讲述的是这位十世纪圣人的故事,尽管歌词写作“好王瓦茨拉夫”,但他本人其实并不是国王,甚至也不叫“Wenceslas”这个名字。他的真实名字其实是“Václav”(约907年至935年),是捷克人,为来自普热米斯尔王朝的波西米亚公爵。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从公元863年开始,圣人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将基督教传到了东欧的斯拉夫人之中,还将圣经翻译作斯拉夫语,让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今捷克共和国)的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在此之前,斯拉夫语没有书面文字,因此两位圣人必须创造一种字母。所谓的西里尔字母就是以圣西里尔的名字命名的。

瓦茨拉夫是作为基督教长大的,这主要归功于他的祖母圣卢德米拉(St Ludmila,约860年至921年),后者皈依基督教并接受了圣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的洗礼。就像圣经当中的王太后一样,她在瓦茨拉夫成长到足以进行统治之前一直是摄制女王。

瓦茨拉夫有一位忠诚的信实基督徒侍从,名为波德温(Podevin)。他们一起做了很多慈善工作,安慰病弱、穷人、寡妇和孤儿。他们投身于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赎买奴隶儿童的自由。

死亡

公元935年9月28日,瓦茨拉夫遇刺身亡,据说是其有妒忌心的弟弟波列斯拉夫(Boleslav)下令进行刺杀的。根据传统说法,瓦茨拉夫忠诚的侍从波德温杀死了其中一位刺客,为其报仇。在瓦茨拉夫死后,人们想起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或者也很可能是杜撰的故事。公元938年,瓦茨拉夫被册封为圣徒,遗体下葬于布拉格城堡的圣维特大教堂之圣瓦茨拉夫礼拜堂(Saint Wenceslas Chapel of Saint Vitus Cathedral at Prague Castle)。作为基督教圣人和殉道者,人们撰写了大量传记来颂扬他的美德,因此他又被称之为“好人瓦茨拉夫”(Václav the Good)。圣瓦茨拉夫(捷克语“Svatý Václav”,英语作“St Wenceslas”)很快就成为捷克人的主保圣人,9月28日定为圣瓦茨拉夫日,该日也是捷克的国庆日。

“Václav”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作“Wenceslaus”或“Wenceslas”,在962年至973年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奥托一世(Otto I)追封他为国王。如此以来,“好人瓦茨拉夫”成为了文学作品当中的“好王瓦茨拉夫”。

颂歌的创作历程

这个故事引发了喜欢东欧基督教历史的约翰·梅森·尼尔的兴趣,而且作为救济院的舍监,他对帮助穷人也很感兴趣。有关圣瓦茨拉夫的诗词歌赋启迪了尼尔。在1849年,他在《信仰故事:儿童教会历史故事集》(Deeds of Faith: Stories for Children from Church History)中首次刊发了瓦茨拉夫及他侍从(尼尔当时称其为“奥托”)的故事。之后,他改编了一篇十六世纪德语手抄本中论到瓦茨拉夫及其侍从波德温的故事,改作英语韵文。他将这首韵文配上13世纪的曲调“Tempus adest floridum”(英语意为“时节临近开花期”),但后者实际上是一首复活节赞美诗。

因此,虽然这首歌曲听上去很像是一首用古英语写成的中世纪古歌,而且有时也被贴上“传统”的标签,但实际上它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歌曲最早发表在1853年由Novello & Co出版的《圣诞颂歌》(Carols for Christmas-Tide)上面。

今天,这首歌曲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圣诞颂歌之一,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它既没有明确地提到圣经,也完全没有提到耶稣降生。颂歌与圣诞节的联系仅仅在于它的背景是“圣斯德望日”,也就是圣诞节的第二天12月26日。传统上,人们在这一天会向穷人或仆人赠送礼物,因此这一天在英国又被称作“礼物节”(Boxing Day)

如今的圣瓦茨拉夫

圣瓦茨拉夫成为了捷克的民族英雄,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层出不穷。凡到过布拉格的人都会看到城市中心瓦茨拉夫广场(捷克语作“Václavské náměstí”,英语作“Wencelsas Square”)上骑着马的圣瓦茨拉夫大型雕像,这座雕像自1913年起一直屹立在那里。在捷克历史上,这座雕像和广场多次成为争取捷克自由示威游行的焦点,特别是在1968年(当年发生布拉格之春,捷克遭到苏联入侵)和1989年(东欧剧变,捷克实现民主化),人们经常在雕像基座上摆放纪念品、花圈和蜡烛。1918年是个好日子,圣瓦茨拉夫雕像也是宣布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好地方,因此自2000年以来,圣斯德望日成为捷克共和国的公共节假日。

颂歌的信息

这首颂歌最后提醒我们,作为基督徒也当善待穷人,这与《箴言》19:17和《马太福音》25:31-46相呼应,“因此,基督徒呀,无论你是否占有财富还是地位,只要愿意现在祝福穷人,你自己就必得祝福”(为颂歌的最后一句)


源自Christian Today,原作者Neil Rees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