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
地区版
2025年09月03日
微信
邮件订阅
首页
国际
教会
社会
家庭
文化
生活
商业
观点
目录
关键字:
牧养
职场
使命教会
霸凌
搜索文章结果:—— 霸凌 - 共41个
文章
图片集
论劝慰霸凌事件受害者的误区(三):警惕主日聚会营造的形象
在属灵虐待事件当中,有时候会出现和大家的认知相反的情况。就是受害者通常会因为霸凌者的原因不敢再去教会聚会,或者是没有...
赤练司琴
2025年01月18日 02:06
论劝慰霸凌事件受害者的误区(二):警惕对痛苦的攀比思维
很多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认为受害者经历的事情如果很痛苦的话,那么就可以为他介绍一个比他更...
赤练司琴
2025年01月14日 04:37
论劝慰霸凌事件受害者的误区(一):明确真正的弱者
在现实中,却出现了很多弟兄姐妹们虽然尽力安抚了受害人,但是却仍然无法挽留他们的情况。很多没有经历过教会属灵虐待事件的...
赤练司琴
2025年01月09日 08:57
论霸凌领袖营造的教会氛围:警惕“饭圈型教会”
很多霸凌领袖的营造的教会氛围也和“饭圈”文化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这样的教会称之为“饭圈型教会”。
赤练司琴
2025年01月03日 12:06
当教会霸凌领袖受到质疑和逼迫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霸凌领袖受到逼迫的时候在很多方面宛如一个不信的人。他们的生命有时候甚至比不信主的人都要糟糕,和...
赤练司琴
2024年12月13日 01:59
警惕“饭圈型教会”| 论霸凌领袖营造的教会氛围
娱乐圈有饭圈,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正常”。但是基督教信仰领域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饭圈型教会”。
赤练司琴
2024年12月03日 03:05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六):“同工跑路与人间蒸发”
一所教会有一个同工,在教会看起来风平浪静、领袖看起来非常完美、会众也看起来非常正常的情况下,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突然和...
赤练司琴
2024年11月19日 11:29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五):无法交接的尴尬
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应该将权力和利益转交给其他人。而这也是霸凌领袖非常不愿意做的,因为他们在心里认为自己的时代永远...
赤练司琴
2024年11月12日 09:33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四):与时代背景割裂严重
很多霸凌领袖之所以用与时代产生割裂的方式来服事,其本质原因是因为他们非常骄傲因而自我中心主义严重,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
赤练司琴
2024年11月02日 07:42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三):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霸凌领袖的事工无论表面上包装得再怎么完美,他们都会在种种细节当中露出一些马脚。哪怕是伪装成顶级的神学家和牧师,他们也...
赤练司琴
2024年10月28日 08:58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二):教会事工的装饰性和必要性
很多霸凌领袖的事工通常都会有很强的“装饰性”。也就是说乍一看十分美好,但是却并不是必要的。他们事工的新奇度和情绪挑拨...
赤练司琴
2024年10月21日 09:25
论霸凌领袖的事工特征(一):完美的资源搬运工,对圣经却持守不严
如果某个领袖唯一的优点只是“成为了某个提供优质资源”的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明显优点的话,那我们就要保持高度警惕了。
赤练司琴
2024年10月16日 09:21
1
2
3
4
牧者之窗
今日热门
一周热门
1.
逝者 | 基督徒艺术家岛子逝世 其作品圣水墨被誉为当代艺术灵性“荒芜的微光”
2.
在AI时代,重新理解 “人的尊贵”
3.
时评 | 河北家暴致死案反思:姐妹当如何面对家暴?
4.
基督徒艺术家岛子的告别仪式将于9月5日举行
5.
基督徒如何正确地说话?
6.
第五届全球华宣会议 | 于宏洁主讲:从圣书看21世纪华人教会之门训与契机
7.
“感谢上帝把他赐给我们”:美南浸信会著名宣教领袖帕克斯博士逝世,享年97岁
8.
向天而活:在堕落的世代中持守属天的自由
9.
是“独善其身”,还是“彼此洗脚”?
10.
见证|一台缝纫机与一斤半枸杞:我终于得胜了贪婪的罪
1.
逝者 | 基督徒艺术家岛子逝世 其作品圣水墨被誉为当代艺术灵性“荒芜的微光”
2.
基督徒艺术家岛子白血病病危 爱心基督徒紧急呼吁献血与代祷
3.
访谈 | 不做“上帝”:一北方牧者谈界限、责任与成长
4.
暑假是个“劫” ——在爱中寻找亲子关系的出路
5.
康复专家山姆·布莱克:色情正在侵蚀每一项事工(上)
6.
“神学之间的桥梁”:认识世界福音联盟首位以色列-巴勒斯坦裔领袖
7.
对话|一南方牧者谈:从团契到教会的转型与改革之路
8.
英国有神论的年轻人数量激增:“灵性觉醒”
9.
刘彤牧师:基督徒该如何委身在上帝的大家庭中?
10.
在AI时代,重新理解 “人的尊贵”
图片集
“珍蕴东方,珠联中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纪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