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微信

曾经沉迷追星的林姐妹是如何走出泥潭的?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27日 09:01 |
播放

不少人都知道,现在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星而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饭圈文化更是令人感到不安。比如有位杨某人为了追求香港某天皇巨星,不仅倾家荡产甚至闹得家破人亡。而她最终接受了福音,也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而在南方某教会中,同样也有这么一位姐妹,她以前是个狂热的追星族,工作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最终她也接受了福音,从追星的泥潭中走了出来。

十年前,林姐妹的手机相册里存了大量韩国某男团的锁屏、壁纸。她为了不错过偶像直播的每一秒,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部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她为了给爱豆冲销量,一次性买了不少周边产品,花费了大量钱财。而她却每天啃着方便面,过着清苦的生活。

那段沉迷爱豆的日子,林姐妹每天早上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偶像超话签到,然后花两个小时刷评论、控评。只要看到有人说偶像的坏话,她能抱着手机跟对方吵很久,她的手指飞快地敲键盘,有时连领导发的工作消息都漏看了,因此遭到了批评。

有次朋友约她吃饭,她全程盯着手机刷偶像的行程,朋友叹气说:“你好像把自己弄丢了。”她却立刻红了眼:“你们根本不懂,他是我的光啊!”并与朋友发生了剧烈争吵,两人的友谊就此破裂。亲友看到林姐妹沉迷追星,再加上杨某人家庭惨剧历历在目,都为她感到担忧。

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转机出现了。

2012年的一个礼拜天,她因为偶像的饭圈里发生“内讧”,遭到群友的攻击。她委屈得躲在被窝里哭。忽然有位好友打来电话,说:“要不要来教堂坐坐?这里很安静。”当时林姐妹觉得心情很差,那不如出去散散心。 

林姐妹来到教堂后,感到氛围非常不错,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据她回忆:“那天,牧师在讲道中指出,很多人会在世界里找寄托,以为抓住某个人、某件事就不会孤单。但真正的平安,是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要爱身边看得见的人。”林姐妹听到后,内心感到触动,心想自己之前的追星是不是过于盲目了? 虽然她后来还是继续追星,但因为觉得教堂氛围好,也都会跟着朋友去教堂。

渐渐地,林姐妹开始觉得追星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自己日常的爱好而已。而随着对基督信仰了解的深入,她终于明白,真正的“光”,从来不是屏幕里遥不可及的人,而是能指引她认识生命的上帝。上帝让她看见身边的爱,也在生活中活出有温度的信仰。那些曾经为偶像熬夜、争吵、委屈的日子,都成了过往的印记。

她开始认识到爱豆其实离自己很远,只有身边的亲友才是值得珍惜的。有次偶像出新歌,她原本想像以前一样“冲销量”,可又感到此前为了买这些东西,浪费了太多钱财,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拿着钱去买偶像周边了,而是把这些钱给母亲买了礼物,这让她妈妈感到十分感动。

如今,林姐妹早就从饭圈退出了,而是参与教堂的事奉。她的工作生活也变得正常了,不再为了爱豆而花费精力、金钱。尽管她仍然喜欢听男团的歌,但也仅仅是作为一种调节生活的爱好而已。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BarbaraJackson via pixabay.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