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微信

用智慧守住光阴,成为时代祝福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0月18日 10:08 |
播放

在我电脑旁有一个三十分钟的沙漏,是去年春节时团契送给我的小礼物。沙漏上刻着“爱惜光阴,用智慧与人交往”。每当看见从沙漏上流下的沙,我就不断地被提醒、被督正。

“我的人生还有多少年日”,我曾无数次思想过这个问题,当然并没有寻找到答案。但是我深知,人生的长度不由得我自己。

有的时候,我会翻看微信联系人的列表。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头像,但是我却知道,有些人永远不会再和我说话。

记得之前团契中有一位姐,她结婚之前是教会的全职服事同工,后来即使进入婚姻,也坚守在服事的岗位上。所以,每当我服遇到困惑、前路不知如何前行的时候,我总会向姐请教。后来,姐的身体突然出现了问题,检查之后发现得了癌症。从确诊到见主,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

因为距离很远,所以我经常是通过微信来问候姐。和姐微信最后一次的沟通中,姐和我说的是:“我觉得奉的路才刚开始,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应该说‘活着真好’”在此之后,姐的朋友圈就停在“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再无更新。

昨天有一位姊妹给我发微信说“我现在巴不得去见主”,因为她在痛苦的环境中,感觉人生看不到希望。但是人生有很多无奈且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人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其次,人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离开。

因此,人能抓住的就仅仅是当下。

所以,书上多次谈到“爱惜光阴”。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身边生离死别的增多,我也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宝贵。

而爱惜光阴最真实的体现是什么呢?

我想如今对爱惜光阴最大的拦阻,就是手机和电子设备的辖制。与一些青年人沟通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短视频和游戏上,甚至一些青少年孩子、老年人也同样如此。

前两天教会的一个奶奶问我说:“温良啊,你给我找个保洁的工作呗。万一我还能给儿女赚些家业呢?”听完之后我一头雾水,所以就问奶奶的孙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弟兄和我说:“奶奶最近沉迷于霸道总裁的短剧,已经充进去好几千块钱了,现在就认为这个社会就像短剧里那样,所以总张罗着要找工作。”

我一面觉得奶奶的行为很可爱,一面又觉得非常悲哀。网络给人编造了无数的谎言,然后我们偏偏还喜欢主动地沉浸在其中。也许我们可以说:“奶奶,你看见的不是真的,不要相信”那难道我们在网络上看见的就是真的吗?

时至今日,有多少人被网络文化所影响,甚至失去了自己应该有的判断能力呢?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美为丑、以丑为美,难道这不是这个时代的现状吗?

然而可悲之处在于,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置身其中,却还认为自己能明哲保身、独善其身,殊不知书上早已说“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了”。

想到老师曾经说的一个小故事。故事说:有一只小鸟在有冰的水边捕鱼。小鸟能感受到冰面上的水一点点冻伤它的脚时,它就赶紧飞起来,然后换一个地方继续捕鱼。周而复始很多次,小鸟觉得自己很灵活,不会被冻在冰里面。

后来,水边忽然出现一条鱼,小鸟想要抓住它。虽然它已经注意到水面正在一点点地被冻住,但是它一心想要抓住这条鱼,同时觉得自己哪怕稍等一会儿也能像以前一样飞起来,所以这一次它就没有立刻飞起来。

只是没想到,当它抓到鱼准备飞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冻到了冰面上。小鸟拼命地扇动翅膀也无济于事,最终随着冰漂到河里被淹死了。

其实,很多基督徒与这只鸟一样。他们觉得看一点点手机没有问题、觉得稍微爱一点点世界没有关系、觉得稍微远离一下上帝也没有问题。只是,在一点点、一点点地挪移过后,等想要飞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已经没有飞起来的力量了,最终只能被仇敌吞吃。

所以,我们要爱惜光阴。在有限的时间中,去寻找上帝在我们个人生命中所托付的旨意,并且努力地去完成上帝的托付。

细细想来,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生命的长度,乃在于生命的宽度。有的人活了很久,但是每当他人提及的时候,却充满了嫌弃和憎恶;有的人活得很短,但是每当被他人提及的时候,却充满了思念和祝福。所以,每一次想起那些为主殉道的弟兄时,我深知,他们虽然肉身停止了工作,但是生命的影响力却从未消失。

在如今这个充满宴乐和安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努力爱惜光阴,并在光阴中为主而活,那么仇敌就会像蝗虫一般吞吃我们的生命。

因此,我们理当警醒,用智慧、聪明守住上帝给我们的机会,并在时间中成为时代的祝福!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anncapictures via pixabay.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