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传统强调婚姻的神圣与长久,将其视为“一夫一妻、直到永远”的盟约。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基督徒面对婚姻的挑战与破裂,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也因此在教会内引发了广泛且多元的讨论。
近日,恩雨之声拍摄的纪录片《祖蓝不阻拦2》继续携手王祖蓝与李亚男夫妇,拜访了两位单亲妈妈,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婚姻的变故,并在真实故事中寻求关于离婚的答案,同时反思如何透过信仰的视角来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基督徒是否可以离婚?
纪录片一开始,王祖蓝便坦率分享了自己对于“基督徒是否可以离婚”的看法。他表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现实中家里的这本经有时确实与圣书的教导产生张力。“我们不支持离婚,当然也盼望夫妻有矛盾能和好就和好。”他说,“但婚姻中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我们不能轻易三言两语就劝人不要离婚。”
他进一步指出,若对方持续经历家暴,“那我们能帮什么忙?如果真有比离婚更好的办法,我相信他们也不会那么纠结。”在他看来,尽管离婚不是理想之路,但当问题无法解决时,教会能做的是陪伴而非拒绝。“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我们如何陪他们走下去。我个人觉得,至少,不要把他们拒之门外。”
打了三年离婚官司的的单亲妈妈Kitty
Kitty是一个生活在海外的天津人,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纪录片一开始,播放了一年前她为新生活筹备装修的影像片段。因为海外人工费用高昂,为了节省预算,她请来一位小工帮忙,自己也亲自动手,粉刷了整栋房子的外墙,还将一个原本黄色的旧橱柜翻新成了白色的厨房柜。
镜头随后切入现在的厨房,王祖蓝和李亚男夫妇与另一位单亲妈妈vivi一起在Kitty家下厨,厨房里弥漫着饭香与笑声。饭后,Kitty带大家参观了刚装修好的两个房间:一个用于美容美甲;另一个摆放着一个养生仓,她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间身体疗愈室。
Kitty向大家讲述了她离婚的经历——她和前夫打了整整三年的官司,中途换了三位律师。
她坦言,婚姻中最大的矛盾,是价值观的冲突。“他从小在一个动辄打骂的原生家庭长大。我觉得我们那一代人被父母打,好像还挺常见的。但在恋爱的时候,他曾告诉我:‘我小时候每次路过药店,都想进去买安眠药自杀。’他说他爸爸开心的时候打他,不开心的时候也打。我当时听了心里特别同情,甚至还安慰自己——他将来应该不会这样。”
她沉了沉语气,接着说:“很遗憾,我女儿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正值她探索食物的阶段,常常会把不喜欢的食物直接丢在地上。我蹲下来捡起这些食物,耐心地告诉她‘不要丢在地上’,可他(丈夫)不认可我的方式,然后他就直接动手打了(孩子)。”
那一刻,Kitty突然意识到:出身于暴力家庭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下定决心绝不复制;要么,就是变本加厉。显然,她的前夫是后者。她说:“我无法接受他这种方式,我们因为这件事争吵了很多次。他处理冲突的方式就是冷暴力——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可以一个月不跟我说一句话,把我当成空气。”
就在这段婚姻几近崩溃的时候,Kitty的人生也陷入最低谷。她说:“那时候,二宝才刚出生一个月,大宝也才一岁多。我每天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还得应付复杂的官司。那个时候我真的很迷茫。”
就在这时,一个朋友对她说:“我认识一个人,她的经历跟你很像,你去找她聊聊。”Kitty去了。她说:“我们一聊就聊了三个小时,我才知道她是牧师,还是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而且她已经收获了成果,她的三个孩子也非常好。”
那场对话带给Kitty极大的震撼与安慰。她说:“她(牧师)就像我的榜样。”她还记得对方对她说:“你是一个很想去爱的人,但你里面已经空了。你得先被爱,才能被填满。”——Kitty听完释然了很多:“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整个人都释放了。”
曾经历家暴的单亲妈妈Vivi
Vivi现在在一个帮助单亲妈妈的机构里做义工,说到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时,她坦言:“因为我经历过家暴,当时我很想找一个谈话的人,试图寻找一个‘同类型的小组’,想有机会倾诉自己积压已久的情绪和创伤,但并没有找到。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正因为此,她心里埋下了一个念头——等自己有能力,一定要建立一个支持小组,去帮助像她这样的家长。
王祖蓝好奇地问:“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Vivi跟大家分享了那时候的经历。那一年,她的儿子三岁,她又意外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是一个女孩。然而,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胎儿是爱德华氏症患者,没有办法要。
那时她和丈夫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两人几乎没有交流,只剩下日常最基本的对话,“你回不回家吃饭,不回来说一声”,这样的话都显得冷漠而机械。流产之后,原本就紧绷的生活彻底崩溃。她经历了丈夫在经济上和情绪上的虐待。
“后来我又被车撞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但还要照顾孩子。他(前夫)从不帮忙。”她回忆那段日子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堪回首的沉重。
Vivi的儿子身体状况从小就不好,患有哮喘,还有严重的食物过敏。有一天,丈夫疏忽照顾,让儿子接触了老鼠的尸体,Vivi气急之下和他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结果,丈夫竟挥拳打了她,她便毫不犹豫地报了警。
提起那个未能存活的女儿,Vivi眼里噙着泪水:“其实我真的很喜欢女儿,但是把她送走已经花了很多力气了。”但她却不得不送走她,为此她也经历内心的煎熬和痛苦。
“那时候正好是疫情。我一个人走进手术室,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一个人走出来……”话还没说完,她的声音哽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我当时问医生,能不能给我留个纪念。”她哽咽着说,“医生答应了,给我留下了一个小脚印。”那枚小小的脚印,如今静静地框在相框里,摆在她家的柜子上。
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在Vivi的生活中,最终她与丈夫的婚姻也走到了终点。
如何解释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苦难?
Vivi坦诚地说:“凭心而论,我对上帝是有埋怨的。我觉得我这个人很善良啊,人很不错啊。为什么我的人生总是起起伏伏呢?上帝啊,祢是让我做好人还是坏人呢?但实际上我又做不了一个坏人,我该怎么办呢?”
王祖蓝分享了他对苦难的理解。他回应Vivi说,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困难)的时候,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遇到那个困难。“我自己也是这样,我爸爸是在我22岁那年过世的。他一向很注重运动、饮食健康,可就是查出肠癌,最后还是走了。直到他离开那一刻,我都没有办法接受和理解。”
那时他正在TVB主持儿童节目,台上总是笑容满面的。他回忆说,有一天听说一位在香港教英文的外国人住院了,肾出了问题。他赶紧早点下班,想去医院看看,结果护士说他已经先离开了。王祖蓝便准备离开医院,但电梯门一打开,他就遇见了他儿童节目的编剧,对方是来探望自己母亲的。
“他妈妈得了肠癌晚期,每天吐血,已经到了(生命)最后的阶段。我问他:‘你是不是有时候希望她能走得舒服一些,但又愧疚为什么想要她走?’他说:‘是啊,是啊。’我告诉他:‘因为我爸爸也是这个病,他已经走了。’”
那位编剧听完后,感慨地说:“祖蓝,你知道吗?以前我们做儿童节目的时候,看你在台上和小朋友嘻嘻哈哈的,我当时想你应该没吃过什么苦,才会那么快乐。但今天我知道你的经历和我是一模一样,看见你我就知道原来我可以走出来。”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苦难很多时候真的没有答案。或许有一天我回天家会问上帝,为什么是我经历这些(苦难)?但那一刻我也体会到——虽然我没有答案,但我可以成为别人的答案。”
他转向Vivi说:“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和她们(单亲妈妈)聊得来,也不一定每个人讲出来都有共情。但你能,因为你经历过,所以你给她们的不是建议,而是希望。那种希望是你用眼泪和汗水走出来的。”
王祖蓝还回应Kitty所提到的那位改变她的女牧师:“她当年经历那些(婚姻的变故)的时候,也未必知道为什么是她要去经历。但今天,她成了你的引导。”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