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7日
微信

说谎的四种原因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26日 09:33 |
播放

从人朴素的良知和道德去看谎言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谎言不好,但是为什么人还会说谎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找寻人说谎的原因。

首先,就是因为嫉妒而说谎。

相信约瑟的故事大家都印象深刻,约瑟因为被哥哥们嫉妒,然后被卖到波提乏的家中为奴。年幼的时候我曾想:“为什么嫉妒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随着年龄的增大,看见太多因为嫉妒而导致的手足相残的事情,就好像慢慢了理解了约瑟哥哥们的行为。

嫉妒不仅仅会产生凶杀,嫉妒同样会产生谎言。

记得有一个学生和同工们沟通的时候就说:“自己在学校里面被造黄谣。”因为这个小姊妹学习很好,而且容貌也很漂亮,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正因如此,她被一些学生们嫉妒,然后他们就暗地里编织谎言说“某某人生活不检点”“某某人人前人后两个样子”等等。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发生在校园中,甚至教会中也同样会发生。

在我身边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在某一间教会,原本有一个弟兄在做牧养工作,不能说多好,但也是尽心竭力。为了分担弟兄的工作,教会的长者又派一个传道人过来,做教会的牧养工作。

当这个弟兄过来的时候,问题也就出现了。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这间教会究竟谁说了算”围绕这一问题,两个弟兄之间产生了很多摩擦,但是整体不影响教会的合一,也不影响圣徒们对两人的看法。

直到有一天,新来的这个服事的弟兄和其他人说:“你看某某弟兄怎么感觉那么像同性恋呢?”从此之后,对原本那位做牧养服事弟兄有关“同性恋”问题的讨论就开始了。甚至很多自以为站立在真理立场的圣徒们,就开始自发地攻击原本那位服事的弟兄。

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其是新来的服事弟兄,编织出来的一个谎言,用来攻击另外一个弟兄。最可悲之处在于,很多无知的人被带入圈套中,成为了他人使用的工具。

可见,嫉妒和谎言可以成为攻击人的利器,甚至可以伤人于无形。

其次,就是因为逃避责任而说谎。

谈到始祖亚当和夏娃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常想:“如果亚当和夏娃没有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受这人间的疾苦呢?”当然,这个假设永远没办法论证。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件事,就是当亚当、夏娃违背了上帝的命令之后,生命中很自然的就产生了逃避。甚至当面对上帝询问的时候,他们推脱责任,并没有正面看待自己的问题。

逃避责任就是堕落之人的明记号。因为心里有恐惧,所以不敢直面后果,于是编织谎言试图逃脱审判。

我不知道,如果当亚当、夏娃在被上帝询问的时候,立刻就悔改认罪会发生什么。我只知道因为他们的谎言、诡诈,人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可见,谎言只能麻痹人脆弱的内心,却不能躲避该尽的责任。

其实这种因为逃避责任而说谎的行为,在很多人生命中都有发生。

因为起床晚,到公司迟到了,为了推卸责任说“我早起去见了客户”;因为自己把网购的商品弄坏,为了不承担责任,和客服说“你们的商品发来的时候就坏了”;因为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误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然后编织各样的谎言.....

其共同之处都在于——不敢承担责任。我们要清楚,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积极的面对,错了也好、出了麻烦也好,努力承担也是一个成熟的记号。

再有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说出夸大的谎言。

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编织出一些谎言欺哄他人。

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吹牛。当然,不仅仅是我喜欢,我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吹牛。现在回想当时,只是因为内心中存有极强的自尊心,担心被小伙伴小看,然后才随意说谎。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当时我上小学四年级,我和邻居吹牛说:“我能把我家的农用车开上路,还能用它耕地。”对于小孩来说如果能做到这样,那简直就是超人的形象。

但是没想到,我家邻居小朋友信以为真,去和我母亲对证这件事。因为我母亲是很敬虔的基督徒,得知我说谎,很严厉地管教了我。

对于已经成熟的基督徒而言,是否在某个时刻还会被虚荣、名利、面子所束缚,甚至说出一些虚假的话呢?

我想,人之所以说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懒惰。

书上说“懒惰人看自己比七个善于应对的人更有智慧”。其实这样的谎言在孩子身上特别普遍,比如:妈妈叫孩子去干一点活,然后孩子会说:“妈我肚子疼,干不了”。母亲无奈,只能不让孩子去干活了。

或许孩子此刻心里还在窃喜说:“你看我多聪明,编了一个谎话就把母亲骗了。”但殊不知,这谎言辜负了母亲的信任,同时让懒惰在生命中不断长大。

思来想去,说谎言有很多借口和理由,但是不说谎言只有一个理由,那是因为我们是属上帝的子民!

所以,在这谎言的时代中,愿我们都能如光、如盐一般,真实的活在地上!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