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微信

廖悯

的文章列表
  • 如果没有爱,再美的地方也不是天堂

    如果没有彼此和睦相爱的关系,而只有彼此敌对相恨的关系,那么,即使那里是黄金街碧玉城珍珠城门,那里也不是天堂,反倒更像是地狱。
  • “自我中心”是一种捆绑,必带给人深重的痛苦

    爱抱怨的人总是感到很痛苦——那种总是倾向于把自己对什么有所错过或失去的责任归咎于他人,总是对他人心怀怒气怨气而有的痛苦。他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因为有所错失而有的痛苦转嫁给他人。他们不习惯于自我反省,也不愿意自我反省,而是习惯于数落和责怪他人。
  • 骄傲是自欺欺人,谦卑是自知之明

    谦卑是从心里去保全每一个人生命本身的尊严。无论他富贵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病弱,刚强还是软弱,美丽还是丑陋,有能还是无能,甚至不管他正确还是错误,有罪还是无辜,良善还是邪恶,你仍然愿意从心里去保全他们的生命尊严。
  • 不想祈祷,怎么办?

    越不祈祷,我们就会越感觉不到想祈祷的“感动”,然后就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并习惯于过一种不祈祷的生活。其实不是上面没有给我们祈祷的“感动”,而是我们顺从了肉体的感觉和本能而销灭了圣灵的感动。
  • 不要过度关注或在乎自己

    不要自己高举自己或者自己为自己加冕,也不要自己踩踏自己或者自己伤害自己。总之,不要把心思和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过于关注或在乎自己。当我们过于关注或在乎自己的时候,我们若不是走向骄傲就是走向自卑,若不是走向自欺就是走向自恨。
  • “理性主义”的虚妄

    理性主义的错误与虚妄在于无视和否认了这个事实——在分辨是非善恶的事情上,人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客观的存在。
  • 如何摆脱一颗容易受伤的“玻璃心”?

    就这样常常为他人祈祷祝福——直到你心里再也没有对人报复性的敌意和恶意。直到你再也不介意自己被人轻看藐视或者反感厌恶敌恨。直到你再也不介意别人对你缺乏爱和友善。直到你愿意在神面前彻底地降卑降服。直到你情愿神藉着他人对你的恶意和敌意来显出你肉体中同样没有良善。直到你内心最深的渴求是自己的心能充满良善、自...
  • 祈祷是一件艰难的事

    祈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行为,更是一种内心态度,一种全然虚心、降服、仰望、倚靠的态度。若非如此,我们整个人就是疲乏的,烦躁的,软弱的,破碎的,欠缺的,无所适从的……若没有不住祈祷的生活,我们的心将无法安息,将没有平安,没有力量。
  •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价放在心上

    我们所应该追求的不是别人对我们有一个好评,不是别人对我们的认同、肯定和称赞,而是我们的所言所行不要违背真理。我们当追求在至上者面前有坦然而平安的良心。
  • “完美主义者”苛求他人,也苛求自己

    完美主义者不能容忍别人的犯错和失败,也不能接纳自己的犯错和失败。他们不能接纳一个会表现不好或者不够优秀的自己。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就会对自己深深失望,并因此而有强烈的自我挫败感,甚至因此而焦虑抑郁。